close
托管、結對幫扶、名校協辦……東莞探索多種合作辦學文具用品模式

我市今年計劃推出教育新舉措——教育集團化辦學,並已寫入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教育集團化辦學”最終的目的,是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在我市正式推出“教育集團化辦學”之前,其實,已經對托管、結對幫扶和名校協辦等多種合作辦學模式探索瞭多年。這些百花齊放的辦學模式,既助力我市教育質量提升,還為“教育集團化辦學”積累瞭豐富經驗。本報記者對這些合作辦學模式的實踐情況進行盤點回顧。這些不同的合作辦學模式的探索經驗,尤如一節節相連的車廂,通往下一站“教育集團化辦學”。

模式1

公托民

民校受托管走上快車道美國商標註冊

上周五,東坑東晉實驗學校迎來瞭新一輪的閱讀考級頒獎典禮。校園內熱鬧非凡,936名成功通過閱讀考級的孩子帶著獎狀,和爸爸媽媽們手拉手走上紅地毯,並在簽名墻上簽下自己的大名。

這些場景以往經常發生在百年名校莞城中心小學,閱讀考級也是該校的特色教學方式之一,為什麼相似場景也會發生在東晉學校?原來,東坑東晉實驗學校被莞城中心小學托管瞭!閱讀考級這個項目是托管後引入的,已經在東晉實驗學校實施一年瞭。

復制名校項目民校少走彎路

走進東晉實驗學校,便聽到孩子們的歡聲笑語。這是一所2014年才開始辦學的民辦學校,學校台中商標註冊門口掛著的“莞城中心小學托管”“石龍第三中學托管”字樣,作為年輕的民辦學校,東晉實驗學校的師生是幸福的,這所學校的教研、教學工作流動著來自兩所實力派公辦學校的“血液”。

“在托管的過程中,公辦學校毫無保留地和我們分享他們的經驗,就像一傢人一樣,給我們民辦學校教育質量的提升帶來瞭很大的幫助。”東晉實驗學校校長助理羅小妍說。

以學生活動為例,過去東晉實驗學校雖然也在課後舉辦第二課堂,但特色和優勢都不明顯,開展得也比較散。而與之相對的是,莞城中心小學已經有各類運作成熟的學生活動平臺。托管後,這些平臺全都向東晉實驗學校開放,東晉實驗學校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直接進行“項目復制”,試點後再進行調整,少走瞭許多彎路。

跟崗特級名師民師快速成長

秦建紅是東晉實驗學校的一名年輕班主任,到學校才幾年時間,非常幸運的是,因為兩校的托管關系,她獲得瞭和莞城中心小學特級教師熊鶯跟崗學習的機會。

“到莞城中心小學跟崗瞭兩個星期後,我覺得自己的眼界完全不一樣,她的課堂、班級還有工作態度,都給我留下瞭很深的印象。”說起自己兩周的見聞,秦建紅一下子就興奮瞭起來。如今,她將學到的各種方法和經驗都運用到課堂中,把班級管理得井井有條。“我學著熊鶯老師把教育工作編成小兒歌,低年級孩子就能夠在潛移默化中記住行為規范。像每天早上到校後就是‘一交作業,二看課表,三拿書,四早讀’,效果非常好,現在,我們班早讀不管有沒有老師,都很自覺。”

托管以後,公辦學校裡的名師資源也向民辦學校全面開放。上學期,東晉實驗學校小學部就選派瞭8名骨幹老師到莞城中心小學去跟崗,初中部老師也有機會到石龍第三中學學習。莞城中心小學和石龍第三中學還不斷派出團隊到東晉實驗學校聽課、評課,給老師們提出針對性的建議。在名師們的帶路下,許多像秦建紅這樣的年輕民辦老師直接受益,獲得瞭以前所沒有的新平臺,提高教學教研水平、進行自我提升的積極性很高。

如何托管?雙方學校成立托管委員會

在東莞,像東晉實驗學校和莞城中心小學、石龍第三中學這樣的托管試點學校共有10對。我市公辦學校托管民辦學校試點工作開始於2016年。當年6月,南城街道將南城中學委托給名校東莞中學管理,開啟瞭我市“公托公”的教育教學改革。2016年9月,我市又在民辦學校領域發力,啟動瞭“公托民”試點工作,10所公辦學校分別簽約10所民辦學校。

托管試點工作為期5年,分兩輪進行,具體托管方式為雙方學校成立托管委員會,實行托管委員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度。

民辦學校董事會將學校的內部管理、教育教學管理、教師專業發展、教科研建設、校園文化建設等工作委托給托管委員會,再由托管雙方學校根據實際情況,共同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在這段時間內,公辦學校會利用各自的資源、管理方法、項目經驗等,幫助民辦學校快速提升辦學質量和管理水平。

至今,“公托民”試點已經開展瞭一年多,市教育局根據部分試點學校學段不一致的情況進行瞭調整,為6所九年一貫制民辦學校再增一所托管學校,由以前的“一托一”改成“二托一”。

經驗公校民校攜手擦出新火花

10對托管學校之間也在探索中,根據自身優勢形成瞭有效的托管模式。例如,南城陽光第二小學和南城波利亞外國語學校之間就形成瞭沉浸托管、文化托管和共生托管的特色。尤其是共生托管方面,陽光二小助力波利亞學校提升辦學水平,同時波利亞學校的外教也被借到陽光二小開展英語口語教學研討活動。托管委員會充分利用瞭兩校資源促進公、民辦學校同步發展,形成瞭更良性的循環。

另外,松山湖實驗中學、長安鎮第二小學通過互聯網實現與托管學校的資源共享,遠程備課;香市小學則以文化建設為引領,推動托管工作等。

模式2

名校協辦

高起點

站在名校肩膀上去建一所學校

我市高中合作辦學甚至走得更早。2007年,我市啟動瞭高中階段學校佈局調整,新建擴建瞭一批高中學校。對於新組建學校,我市采用“名校協辦”的合作辦學方式,使新校“站在名校肩膀上”迅速發展起來。

當時老牌高中名校一對一協辦4所普通高中,其中,東莞中學協辦第六高級中學,東莞一中協辦麻湧中學,實驗中學協辦第七高級中學,東莞中學松山湖學校協辦第八高級中學。

如何協辦?

組建理念比較統一的uabank貸款專家|台中創業貸款|台中房屋貸款|台中企業貸款|台中汽車貸款領導班子

成立於2010年的東莞市第六高級中學是一所年輕的學校,擁有嶄新的教學樓、齊全的場館、高標準的宿舍,還曾被投票評為“東莞高中最美校園”。而年輕的外表下,這所學校的血液中流動著的是來自百年名校東莞中學的理念。在當年我市的高中質量提升工程中,六中正是由東莞中學協辦建成的。

該校副校長張福利完整地經歷瞭當年的協辦。據他回憶,從學校籌備之初,莞中就全方位地參與進來。張福利介紹道:“當時,莞中不僅派出副校長詹海潮到我校來兼任校長,還輸送瞭幾位中層幹部,另外,學校的退休校長等老領導也來擔任辦學顧問,打造瞭想法、理念比較統一的領導班子。這對新學校來講,尤為重要。”在這個領導班子的帶領下,六中的管理迅速實現瞭制度化和規范化,同時也繼承瞭來自莞中的辦學宗旨和辦學理念。“校舍的設計佈局、課堂教學工作、校園文化打造等都是在莞中的指導下來進行的。而在師資方面,莞中更是給予瞭我們很大的幫助,不僅派出骨幹老師來為我們上示范課,進行教學上的支援,連我們第一年招聘的新教師都是在莞中完成培訓的。”可以說,莞中的影響滲透到瞭六中的角角落落。

經驗

協辦結束後名校資源仍在支撐

如今,“年紀輕輕”的六中已經是市直屬中學裡一支不可忽視的新銳力量:2014年被評為東莞市一級學校,2017年被評為廣東省一級學校;教師隊伍越來越強,學校老師承擔瞭多項市級以上立項課題研究,在各項競賽和榮譽評比中也屢獲佳績;高考成績一年一個臺階在進步;吸引的生源越來越好。

對於學校所取得的成績,張福利認為,這既是六中本身在用心努力地發展,也與莞中一開始給予的強力協助分不開。“我們身後有莞中的資源和力量在支撐,才能系統化地向前推進,迅速成長起來。”

該校副校長蔡東科表示:“無論對哪所高中,名校協辦都為它們帶來瞭豐富的辦學資源、統一的辦學理念,成熟的管理體系,而這些都為後續學校教育質量的快速提升奠定瞭一個高起點。” 商標註冊費用

多年過去瞭,莞中和六中之間的密切關系並沒有改變。到現在,協辦六中仍然是莞中工作計劃中重要的一部分,雙方學校在學生、老師、科組、校園品牌活動等幾個方面仍然保持著交流,莞中精神和莞中理念同樣也在引領著六中的師生們。

模式3

結對幫扶

莞城啟動轄區內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在一些老莞城市民心中,莞城的小學以運河為界,運河以東的學校口碑高於運河以西的學校。然而,在不遠的將來,這條“楚河漢界”也許會被打破。

在全市“公托民”試點工作開展得如火如荼之際,莞城街道在莞城范圍內啟動學校“一對一”結對幫扶項目,莞城中心小學、步步高小學、英文實驗學校三所優質學校分別和運河小學、阮湧小學、中心小學分校進行結對。這是莞城在推動轄區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重要一步。

重視短板讓莞城教育內部更均衡

作為東莞的教育高地,莞城教育的口碑一直都非常好。但莞城並沒有因此就忽視存在的短板。“我們很早就意識到,莞城教育整體雖然強,但內部仍然不夠均衡,還需要努力。因此我們在一年多前就已經開始思考如何更加有效地促進街道內教育均衡的問題。”莞城街道黨委副書記張彤飚接受記者專訪時說。

經過一年的調研、考察、論證和醞釀,莞城街道提出瞭“一對一”結對幫扶。說起來,“一對一”結對幫扶並不新,是許多人都非常熟悉的詞語。若細究其內核,不難發現,這個“舊瓶”裡裝的其實是“新酒”。

如何幫扶?“3+N”帶動

莞城街道為三對學校搭建瞭平臺和大框架,“3+N”是幫扶的主要內容。其中,“3”指的是教師隊伍建設、辦學特色與品牌打造、教學質量提升,是幫扶的必做項目,“N”則包括課程建設、校園文化、學生評價、傢校共建、教科研建設等,屬於自選動作,由雙方學校根據調研實際協定。換言之,莞城街道為三對學校搭建瞭平臺和大框架,但如何在這個基礎上往下挖,推動教育質量的發展,則需要靠雙方學校的調研、合作與落實。

經驗特色引領而非復制灌輸

需要註意的是,莞城實行的“一對一”結對幫扶並非普通的“公辦學校托管公辦學校”,更多是特色帶動。優質學校所做的也不是將本校的理念特色灌輸到薄弱學校,而是利用已有的成熟經驗或者管理辦法,幫助和引導薄弱學校自主生長出屬於其自身的特色文化。這個過程是雙向的,優質學校要在實踐中反思、提煉自己的理念和方法,不斷成長,才能更好地引領;薄弱學校則要完善相應制度、打造特色品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等,雙方實現共贏共榮。

之所以選擇這種做法,是基於莞城教育的特殊情況來考慮的。張彤飚表示:“我們的每所小學都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像阮湧小學是東莞歷史最悠久的小學,運河小學則承載瞭運河發展的記憶。它們不需要,也不應該按別的學校的路子來走。我們認為走特色帶動道路的‘一對一’結對幫扶也許更適合莞城。”

目前,莞城結對幫扶的步子剛剛邁開,三對學校尚在思考、調研階段。但有莞城紮實的教育根基“保駕護航”,幫扶的未來是非常值得期待的。“我們不要求每所學校的步調一致,但希望能夠看到各個小學百花齊放,找到屬於自己的特色。”張彤飚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sj134s6k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